首页 亚冠分析小组赛分析什么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亚冠分析小组赛分析什么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亚冠分析小组赛分析什么 > 新闻动态 > 抗战史丨为什么直到1941年,中华民国才对日本宣战?

    抗战史丨为什么直到1941年,中华民国才对日本宣战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    说起近代史上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。很多人都会想到,起点是1937年的7月7日。其实当时中日双方不少人都没想到,这一事变会引发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。因为当时日本的文官集团对扩大战争有顾虑,所以主张勒索一把南京方面,而民国方面则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。但是因为日本的军部把持日本的统治权,所以战争规模扩大,这导致卢沟桥事变成为中日全面战争的起点。

    图片

    很多人也因此想当然认为,中华民国应该是在这一年就对日宣战了。但其实,直到1941年的时候,中华民国才正式对日宣战。

    1941年,如果从九一八事变算起,也已经十年光景了。那么,为什么在1941年的时候,中华民国方面才想起对日本宣战?

    这一切可谓说来话长。

    1、近代中国的软弱

   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,甲午战争的意义要大于鸦片战争。

    第一次鸦片战争,虽然清帝国输了战争,但是对于清朝的精英阶层来说,这次失败顶多属于“兵家常事”,清朝也没觉得大英帝国比清朝强大多少。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,清朝意识到了:洋人的火器确实强于清朝,但也仅限于火器。所以洋务运动开始了。而洋务运动认为的核心是,洋人的文化思想不如咱们,所以大清只要学会了火器制造,那依旧是天朝上国。

    所以两次鸦片战争,都没打掉大清帝国的大国自信。而甲午战争以及因为甲午战争引发的庚子国变(甲午战争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以及戊戌变法,激起民间义和团运动,最终引发庚子国变。两者具备因果关系),让近代华夏彻底失去了民族自信。一般认为,崇洋媚外差不多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。

    图片

   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,继承了晚清积贫积弱的家底。并且,列强十分热衷让中华民国保持军阀混战的状态。比如南京方面的武力在二次北伐的时候,北伐军在山东就遭遇日本军队的干涉。同时,因为张作霖和日本人产生冲突,所以日本人暗杀了张作霖。

    2、老蒋的顾虑

    1931年9月18日,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。很多人认为,是老蒋的软弱,张学良的荒谬,让东北轻易被日本人占领。但其实这背后没那么简单:因为老蒋当时的地位,其实不过是各路军阀的共同老大而已。并且,很多军阀对于老蒋当家的情况并不服气。所以老蒋必然需要担心一个情况:那就是如果和日本全面开打,会不会导致自己下台?

    因此九一八事变以后,南京方面更多是寄希望于国联出面调停此事。而这一软弱的体现无疑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。所以在1932年乃至之后几年,日本人在上海和十九路军开打,并且策动华北五省闹独立。

    1937年,卢沟桥事变以后,老蒋还希望能够和谈。而前文说过,日本的军部不希望讲和,所以老蒋的求和失败。

    图片

    不过此时的国民党并没有向日本宣战,原因有两点:第一,如果宣战就会处于战争状态,而中日处于宣战状态,一旦列强宣布中立,不再出口武器给中华民国,那么作为军械无法自给自足的中华民国,无疑十分被动;第二,就是国民党太软弱,担心宣战以后就无法收场了。

    3、对日宣战

    1941年,日本挑起珍珠港事件。同时,日本也对英法等东南亚殖民地发动入侵。此时的老蒋倒也不用担心战争会失败,以及列强会对民国进行武器禁运,于是召开高层会议,研究对日宣战。但即便这样,国民党高层仍旧存在反对宣战的声音。但这次被老蒋压制下去。因此很快,重庆方面宣布:对日本宣战。

    九一八事变十年后,民国才对日本宣战,这一情况当然让人感到屈辱,但同时,更让人理解了何为“弱国无外交”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